🎬 影片信息
- 导演:雅克·罗齐耶(Jacques Rozier)
 - 编剧:雅克·罗齐耶、米歇尔·奥塞尔(Michèle O’Glor)
 - 主演:让-克洛德·艾米尼(Jean-Claude Aimini 饰 米歇尔·兰伯特)、伊芙琳·塞里(Yveline Céry 饰 莉莉安)、斯特凡妮娅·萨巴蒂尼(Stefania Sabatini 饰 朱丽叶)、维托里奥·卡普里奥利(Vittorio Caprioli 饰 帕恰利)、莫里斯·加雷尔(Maurice Garrel 饰 米歇尔父亲)
 - 片长:106分钟
 - 上映日期:1962年5月(戛纳电影节首映),1963年9月25日(法国)
 - 制片国家:法国 / 意大利
 - 类型:剧情 / 爱情 / 新浪潮
 - 别名:再見菲律賓 (台湾) / 再见菲律宾 (香港) / Adieu Philippine (英文/法语)
 - IMDb:tt0143088,6.9/10(基于2.1千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3月15日)
 - 烂番茄评分:暂无评分(评论不足)
 
🔗 代码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🔗 友链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Cahiers du Cinéma或其他资源链接)
📝 剧情概述:战前巴黎的青春告别
1960年夏,巴黎。青年米歇尔(让-克洛德·艾米尼 饰)在电视台做技工,即将赴阿尔及利亚服兵役。他偶遇闺蜜莉莉安(伊芙琳·塞里 饰)与朱丽叶(斯特凡妮娅·萨巴蒂尼 饰),三人陷入轻佻的三角恋。米歇尔借工作之便装作明星,撩拨二女,却在感情游戏中迷失。为逃避兵役阴影,他辞职前往科西嘉度假,莉莉安与朱丽叶尾随而至。三人在岛上追逐爱情与自由,遭遇油滑导演帕恰利(维托里奥·卡普里奥利 饰),卷入一场讨债闹剧。阿尔及利亚战争的阴霾最终迫近,米歇尔与“菲律宾”游戏的青春告别。这部雅克·罗齐耶执导的新浪潮处女作,以即兴表演与阿尔及利亚战争背景,献上60年代法国影坛的轻盈诗篇。
🎥 罗齐耶的新浪潮镜头
- 巴黎与科西嘉的自由呈现
- 以巴黎街头与科西嘉海滩,营造都市喧嚣与岛屿浪漫的对比
 - 手持摄影与自然光,注入60年代新浪潮的轻盈质感
 
 - 嬉戏与离别的动态演绎
- 通过米歇尔的三角恋与科西嘉冒险,展现爱情与青春交织
 - 雅克·塔蒂风格的爵士配乐,点燃戏谑张力
 
 - 战争与逃避的隐晦表达
- 镜头在电视广告与战前告别间切换
 - 罗齐耶用即兴叙事,折射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潜藏阴影
 
 
🎭 演员光谱:自然与灵动的交响
- 让-克洛德·艾米尼的率性米歇尔
- 艾米尼以非职业演员的自然,演活米歇尔的轻浮与迷茫
 - 他在电视棚与海滩戏中的自如,成为影片的青春支点
 
 - 伊芙琳·塞里与斯特凡妮娅·萨巴蒂尼的灵动双姝
- 塞里与萨巴蒂尼赋予莉莉安与朱丽叶俏皮与嫉妒,点燃闺蜜火花
 - 她们的即兴表演为剧情注入新浪潮活力
 
 - 配角群像的火力支援
- 维托里奥·卡普里奥利(帕恰利)以油滑助阵喜剧冲突
 - 莫里斯·加雷尔(父亲)用严肃铺垫家庭压力
 - 丹尼尔·德尚(朋友)以随性增添巴黎氛围
 
 
🎞 幕后彩蛋:新浪潮的叛逆实验
- 灵感与风格的根源
- 灵感源自罗齐耶短片经验与戈达尔《筋疲力尽》的即兴精神,融合塔蒂的喜剧节奏
 - 片名“菲律宾”指双核杏仁的浪漫游戏,暗喻三角恋的告别
 
 - 1962年的影坛风波
- 戛纳电影节批评家周首映,因阿尔及利亚战争敏感性遭审查,延迟至1963年上映
 - 获普拉德国际电影节大奖与奥伯豪森最佳首作奖,票房惨败却受《电影手册》盛赞
 
 - 拍摄中的细节设计
- 巴黎与科西嘉实拍,1960年8月至1962年1月断续完成,预算仅30万法郎
 - 非职业演员即兴表演,电视棚戏参考真实广告拍摄
 
 
🔥 争议与启示:自由与散漫的较量
- 叙事松散的争议
- 部分观众认为剧情过于琐碎,科西嘉段落冗长,缺乏统一主题
 - 影评批评米歇尔对战争的漠然略显轻浮,政治表达暧昧
 
 - 风格与表演的赞誉
- 支持者称赞艾米尼的自然演技与罗齐耶的解放镜头语言
 - 《电影手册》称其“新浪潮最纯粹的生命赞歌”
 
 - 青春与战争的隐喻
- 三角恋的嬉戏,映射战前青年对自由的短暂追逐
 
 
💬 经典台词:青春与告别的注解
- “菲律宾,游戏结束了。”
——米歇尔的低语,点燃离别哀愁。 - “我们爱得像拍广告,假得真。”
——莉莉安的戏谑,诉说爱情虚实。 - “阿尔及利亚等着我,可我只想逃。”
——米歇尔的独白,揭示战争阴影。 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告别这场菲律宾游戏?
- 新浪潮爱好者:沉浸《筋疲力尽》式的即兴与青春叛逆。
 - 爱情剧情观众:共鸣米歇尔的三角恋与战前的轻盈告别。
 - 历史片粉丝:欣赏阿尔及利亚战争背景下的微妙表达。
 - 反感散漫叙事的观众:可能需适应其无序节奏与琐碎日常。
 
⭐ 电影综合评分:新浪潮的青春诗篇
- 专业评价:暂无烂番茄评分,《电影手册》称其“新浪潮的秘密珍宝”。
 - 观众反馈:IMDb 6.9,艾米尼表演与巴黎氛围获赞,节奏分化。
 - 票房表现:法国票房惨败,后成cult经典,2024年4K修复重映。
 
🌟 结语
《再见菲律宾》是一场融合剧情、爱情与新浪潮的青春告别,雅克·罗齐耶用106分钟将米歇尔的巴黎与科西嘉冒险搬上银幕。让-克洛德·艾米尼与双姝的率性与灵动,搭配战前巴黎的轻盈光影与战争哲思,让这部影片成为60年代新浪潮的独特诗篇。从电视棚的戏谑到海滩的离别,它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对自由与无常的深刻注脚。
“菲律宾已逝,青春不归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    


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