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特兰大号 / L’Atalante (1934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让·维果(Jean Vigo)
  • 编剧:让·维果、阿尔贝·里埃拉(Albert Riéra)、让·吉尼翁(Jean Guinée)
  • 主演:米歇尔·西蒙(Michel Simon,饰 朱尔斯)、迪塔·帕洛(Dita Parlo,饰 朱丽叶)、让·达斯特(Jean Dasté,饰 让)、吉尔·马加利(Gilles Margaritis,饰 小贩)、路易·勒菲弗(Louis Lefebvre,饰 船童)、莫里斯·雷瓦克(Maurice Rivière,饰 船员A)、皮埃尔·普雷韦(Pierre Prévert,饰 路人)、拉斐尔·迪利克(Raphaël Diligent,饰 拉斯特)、克劳德·阿利斯特(Claude Aveline,饰 酒馆老板)、帕洛·布兰科(Parlo Blanco,饰 朱丽叶的母亲)、雅克·普雷韦(Jacques Prévert,饰 客串路人)、弗朗西斯·约维(Francis Jourdain,饰 船员B)、阿尔贝·里埃拉(Albert Riéra,饰 码头工人)
  • 片长:89分钟
  • 上映日期:1934年4月25日(法国)
  • 制片国家:法国
  • 类型:剧情 / 爱情 / 诗意现实主义
  • 语言:法语
  • 别名:《L’Atalante》(原名)、《亚特兰大号》(大陆/港译)、《Atalante》(意大利)、《El Atalante》(西班牙)、《Die Atalante》(德国)
  • IMDb:tt0024844,7.7/10(基于17,000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3月15日)
  • 烂番茄评分:96%(基于27评论,平均8.5/10),观众评分92%
  • 票房:票房数据未公开(预算约20万法郎,约合1934年1.5万美元)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片段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烂番茄或其他资源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爱与自由的驳船之旅

新婚夫妇(让·达斯特 饰)与朱丽叶(迪塔·帕洛 饰)在塞纳河上的驳船“亚特兰大号”开始婚姻生活,与怪老水手朱尔斯(米歇尔·西蒙 饰)和船童(路易·勒菲弗 饰)同居一船。乡村出身的朱丽叶渴望城市繁华,与船长让的沉闷性格冲突不断。小贩(吉尔·马加利 饰)、船员A(莫里斯·雷瓦克 饰)、路人(皮埃尔·普雷韦 饰)、酒馆老板(克劳德·阿利斯特 饰)、朱丽叶的母亲(帕洛·布兰科 饰)、船员B(弗朗西斯·约维 饰)、码头工人(阿尔贝·里埃拉 饰)及客串的雅克·普雷韦串联起岸上与船上的世界。朱丽叶因向往巴黎夜生活离船出走,让陷入孤独与嫉妒。朱尔斯以老水手的智慧促成两人和解。让·维果以诗意镜头,交织爱情、自由与生活琐碎。这是一场“河流与爱情的诗意漂流”,用光影与情感谱写法国电影的永恒经典。


🎥 维果的诗意炼金术

  • 塞纳河的梦幻质感
    • 以驳船与河岸为背景,黑白光影与柔焦镜头营造“诗意又忧伤的氛围”.
    • 摄影(鲍里斯·考夫曼)以水面倒影与船舱特写,放大朱丽叶的内心波动。
  • 剧情的爱情张力
    • 爱与隔阂交织,让的占有欲与朱丽叶的自由心并存,展现“人性深处的渴望与妥协”.
    • 水下寻妻与巴黎夜游掀起情感高潮。
  • 叙事的诗意现实主义
    • 融合《游戏规则》的社会观察与《大幻影》的情感细腻,开创法国诗意现实主义,启发特吕弗与戈达尔。
    • 部分观众认为“节奏缓慢,叙事松散”.

🎭 演员光谱:克制与奔放的碰撞

  • 迪塔·帕洛的灵动朱丽叶
    • 帕洛将朱丽叶演成“奔放中藏脆弱的妻子”,灵动眼神获赞“银幕女神”。
    • 她的巴黎独舞戏如梦似幻。
  • 米歇尔·西蒙的怪趣朱尔斯
    • 西蒙为朱尔斯带来“粗犷中藏温情的怪老汉”,喜剧表演被赞“全片灵魂”。
    • 他的纹身展示戏令人捧腹。
  • 配角群像的点缀
    • 让·达斯特(让):克制丈夫,增添现实质感。
    • 路易·勒菲弗(船童):天真少年,强化生活气息。

🎞 幕后彩蛋:隐藏的细节与未解之谜

  • 维果的绝唱遗作
    • 影片为让·维果最后作品,拍摄时他已身患重病,灵感源自驳船水手的真实生活;水下镜头开创电影史先河。
    • 朱尔斯房间场景致敬导演父亲的收藏癖。
  • 拍摄中的生命奇迹
    • 1933年在巴黎与塞纳河拍摄,预算20万法郎;维果带病坚持,帕洛为角色学习乡村口音。
    • 影片初版遭发行商删改,1990年修复版重现原貌。
  • 文化影响
    • 1934年上映,票房惨淡却获影评人盛赞;烂番茄96%,IMDb 7.7,《视线与声音》列影史第12位,影响《四百击》与《水手奎雷尔》。

🔥 争议与启示:诗意与现实的较量

  • 叙事风格的争议
    • 部分观众批评“剧情碎片化,过于艺术”,却也有人赞其“如诗如画”.
  • 演员表现的突破
    • 帕洛与西蒙的化学反应,被赞“克制与奔放的完美碰撞”.
  • 社会与人性的隐喻
    • 朱丽叶的出走,映射20世纪初女性对自由的渴望,呼应法国社会变迁。

💬 经典台词:爱与自由的注解

  • “爱是河,流着流着就散了。”
    ——朱尔斯的呢喃,奠定诗意基调。
  • “我想要的,不是船,是光。”
    ——朱丽叶的低语,点燃自由火花。
  • “水里能看见你爱的人。”
    ——让的独白,呼应爱情主题。
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走进这片“亚特兰大号”?

  • 艺术片粉丝:沉浸于诗意现实主义的视觉盛宴。
  • 爱情电影爱好者:感受爱情的细腻与冲突。
  • 电影史研究者:探索维果的先锋遗产。
  • 期待快节奏的观众:需适应缓慢节奏与诗意叙事。

⭐ 电影综合评分:诗意电影的永恒回响

  • 专业评价:烂番茄96%,《电影手册》赞“影史瑰宝”;《卫报》称“情感纯粹”。
  • 观众反馈:IMDb 7.7,Letterboxd 4.1/5,影迷推崇“艺术巅峰”,感染力隽永。
  • 票房表现:1934年票房失利,后成影史经典。

🌟 结语

《亚特兰大号》是一场河流与爱情的诗意漂流,让·维果用89分钟将爱情、自由与生活琐碎熔铸成法国电影的不朽篇章。迪塔·帕洛的朱丽叶与米歇尔·西蒙的朱尔斯,撑起了这部“爱与自由的驳船之旅”。它以黑白光影描摹人性与情感,成为诗意现实主义的永恒经典。

“河流不息,爱意永存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