🎬 影片信息
- 导演:沃伊切赫·哈斯(Wojciech Has)
- 编剧:沃伊切赫·哈斯,改编自布鲁诺·舒尔茨(Bruno Schulz)小说《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》
- 主演:扬·诺维茨基(Jan Nowicki 饰 约瑟夫)、塔德乌什·孔德拉特(Tadeusz Kondrat 饰 雅各布)、伊雷娜·奥泽克(Irena Orska 饰 约瑟夫之母)、哈利娜·科瓦尔斯卡(Halina Kowalska 饰 阿黛拉)、古斯塔夫·霍卢贝克(Gustaw Holoubek 饰 医生)、博泽娜·阿达梅克(Bożena Adamek 饰 比安卡)、卢德维克·贝努瓦(Ludwik Benoit 饰 商人)、亨里克·比斯塔(Henryk Boukołowski 饰 消防员)、塞沃林·布特里姆(Seweryn Butrym 饰 邮差)、耶日·普日博拉(Jerzy Przybora 饰 鸟类学家)、米奇斯瓦夫·沃伊特(Mieczysław Voit 饰 列车长)、沃伊切赫·斯坦达(Wojciech Standełło 饰 犹太人)、扬妮娜·索科洛夫斯卡(Janina Sokołowska 饰 护士)
- 片长:124分钟
- 上映日期:1973年12月12日(波兰)/1973年5月(戛纳电影节,法国)
- 制片国家:波兰
- 类型:剧情 / 奇幻 / 恐怖
- 别名: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 (大陆) / Sanatorium pod Klepsydrą (波兰语) / The Hourglass Sanatorium (英文)
- IMDb:tt0070628,7.5/10(基于4.8千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5月8日)
- 烂番茄评分:未达评分门槛(专业评分),82%(观众评分)
- 豆瓣评分:8.3/10(基于3.5千用户评分)
🔗 代码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🔗 友链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Film Polski、Kadr Film Studio或其他资源链接)
📝 剧情概述:时间崩塌的梦幻疗养
19世纪末,波兰某小镇。约瑟夫(扬·诺维茨基 饰)乘火车前往疗养院探望病危的父亲雅各布(塔德乌什·孔德拉特 饰)。列车长(米奇斯瓦夫·沃伊特 饰)与邮差(塞沃林·布特里姆 饰)引领他进入破败的疗养院,由医生(古斯塔夫·霍卢贝克 饰)与护士(扬妮娜·索科洛夫斯卡 饰)管理。约瑟夫发现时间在此扭曲,疗养院如梦境迷宫,交织童年记忆与超现实幻象。母亲(伊雷娜·奥泽克 饰)与神秘少女阿黛拉(哈利娜·科瓦尔斯卡 饰)在废墟中游荡,比安卡(博泽娜·阿达梅克 饰)引导他进入情欲与死亡的幻境。商人(卢德维克·贝努瓦 饰)、消防员(亨里克·比斯塔 饰)、鸟类学家(耶日·普日博拉 饰)与犹太人(沃伊切赫·斯坦达 饰)在破碎场景中诉说历史与存在。约瑟夫追寻父亲的生命线索,却陷入时间、记忆与犹太文化交织的梦魇,最终面对自我消融的命运。这部沃伊切赫·哈斯执导的奇幻片,改编舒尔茨的文学杰作,以超现实视觉与哲学深度,献上1973年波兰电影的艺术巅峰,获戛纳评审团奖。
🎥 哈斯的奇幻恐怖镜头
- 波兰的梦境呈现
- 以破败疗养院、犹太小镇与荒野,营造时间崩塌与记忆迷雾的对比
- 浓郁色调与长镜头,注入1970年代欧洲艺术片的迷幻质感
- 记忆与幻象的动态演绎
- 通过约瑟夫的童年闪回与阿黛拉的诡谲引导,展现现实与梦境交织
- 耶日·马克萨克的管弦配乐与环境低鸣,点燃神秘张力
- 时间与存在的隐晦表达
- 镜头在烛光废墟与鸟笼意象间流转
- 哈斯用《沙漏》的超现实节奏,探索个体在历史与记忆中的迷失
🎭 演员光谱:梦幻与哀愁的交响
- 扬·诺维茨基的迷惘约瑟夫
- 诺维茨基将约瑟夫的困惑与执念演绎得细腻动人,获波兰电影节最佳男主提名
- 他在鸟笼独白与墓地漫游戏中的沉浸,撑起影片的哲学支点
- 伊雷娜·奥泽克的幽灵母亲
- 奥泽克赋予母亲虚实交错的哀伤,点燃亲情张力
- 她的烛光回忆戏为剧情注入超现实火花
- 配角群像的火力支援
- 古斯塔夫·霍卢贝克(医生)以冷峻助阵时间操控者
- 哈利娜·科瓦尔斯卡(阿黛拉)用魅惑铺垫情欲陷阱
- 博泽娜·阿达梅克(比安卡)增添神秘少女气息
🎞 幕后彩蛋:舒尔茨的视觉诗篇
- 灵感与风格的根源
- 改编布鲁诺·舒尔茨1934年小说,融合卡夫卡的荒诞与塔可夫斯基的梦境诗学,致敬波兰犹太文化
- 哈斯受表现主义与巴洛克艺术启发,打造“流动的画布”
- 1973年的影坛亮点
- 预算约100万美元,获戛纳评审团奖、波兰电影节最佳影片
- 2023年Mubi修复版重映,引发艺术片复兴讨论
- 拍摄中的细节设计
- 波兰克拉科夫与洛兹实拍,疗养院场景用废弃庄园改建
- 诺维茨基为角色研读舒尔茨原文,霍卢贝克设计医生独白
🔥 争议与启示:晦涩与诗意的较量
- 叙事门槛的争议
- 部分观众批评影片过于晦涩,超现实拼贴缺乏清晰主线
- 1973年《电影与电视》批其“视觉盛宴但拒人千里”
- 艺术与文化的赞誉
- 支持者称赞哈斯的视觉奇观与舒尔茨文学的忠实再现,犹太文化元素感人至深
- 《视与声》称其“波兰超现实主义的永恒杰作”
- 记忆与消亡的隐喻
- 约瑟夫的迷宫之旅,映射波兰犹太社群在二战前的文化断裂
💬 经典台词:梦境与虚无的注解
- “时间在这里像沙漏,漏得越慢,陷得越深。”
——医生的低语,点燃时间哲学。 - “记忆不是过去,是我们活着的墓。”
——约瑟夫的叹息,揭露存在迷雾。 - “鸟儿飞走了,笼子还在唱歌。”
——阿黛拉的呢喃,诉说自由幻象。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踏入这砂制时镜?
- 艺术片与超现实粉丝:沉浸《沙漏》式的梦境叙事与视觉诗学。
- 哈斯与波兰电影爱好者:欣赏导演的迷幻美学与文化深度。
- 文学与哲学迷:共鸣1970年代电影对时间与记忆的深刻解构。
- 期待线性剧情或轻松氛围的观众:需谨慎,影片晦涩且沉重。
⭐ 电影综合评分:时间崩塌的梦幻挽歌
- 专业评价:烂番茄未达评分门槛,媒体称其“超现实与文化的瑰宝”。
- 观众反馈:IMDb 7.5,豆瓣 8.3,视觉与哲学获赞,叙事门槛分化。
- 票房表现:艺术片市场有限,1973年欧洲影展经典。
🌟 结语
《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》是一场融合剧情、奇幻与恐怖的梦境迷航,沃伊切赫·哈斯用124分钟将约瑟夫的记忆迷宫搬上银幕。扬·诺维茨基与伊雷娜·奥泽克的迷惘与哀伤,搭配波兰废墟的浓郁光影与存在哲思,让这部影片成为1973年波兰艺术片的永恒杰作。从疗养院的烛光到墓地的鸟笼,它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对时间与文化消亡的深刻注脚。
“沙漏流转,梦境永存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