🎬 影片信息
- 导演:安德烈·萨金塞夫(Andrey Zvyagintsev)
- 编剧:安德烈·萨金塞夫、奥列格·涅金(Oleg Negin)
- 主演:阿列克谢·谢列布里亚科夫(Aleksey Serebryakov 饰 科利亚)、埃琳娜·利亚多娃(Elena Lyadova 饰 莉莉娅)、弗拉基米尔·弗多维琴科夫(Vladimir Vdovichenkov 饰 德米特里)、罗曼·马佳诺夫(Roman Madyanov 饰 瓦季姆)、安娜·乌克洛娃(Anna Ukolova 饰 安吉拉)、阿列克谢·罗津(Aleksey Rozin 饰 帕夏)、谢尔盖·波赫达耶夫(Sergey Pokhodaev 饰 罗玛)、瓦列里·格里什科(Valery Grishko 饰 大主教)、普拉东·卡梅尼什(Platon Kamensh 饰 维克托)、谢尔盖·巴赫塔(Sergey Bakhta 饰 警察)、伊戈尔·萨沃金(Igor Savochkin 饰 调查员)、玛格丽塔·舒比纳(Margarita Shubina 饰 检察官)、奥尔加·拉普申娜(Olga Lapshina 饰 医生)、德米特里·贝科夫斯基(Dmitry Bykovskiy 饰 警官)
- 片长:140分钟
- 上映日期:2014年5月23日(戛纳电影节,法国)/2014年11月13日(俄罗斯)
- 制片国家:俄罗斯
- 类型:剧情 / 犯罪
- 别名:利维坦 (大陆) / Левиафан (俄语) / Leviathan (英文) / Leviatán (西班牙语) / Léviathan (法语)
- IMDb:tt2802154,7.6/10(基于60千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5月18日)
- 烂番茄评分:97%(专业评分,基于153条评论)、79%(观众评分)
- 豆瓣评分:7.8/10(基于50千用户评分)
🔗 代码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🔗 友链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Non-Stop Production、Artificial Eye或其他资源链接)
📝 剧情概述:北海小镇的权力吞噬
俄罗斯北海岸小镇,科利亚(阿列克谢·谢列布里亚科夫 饰),一位汽车修理工,与妻子莉莉娅(埃琳娜·利亚多娃 饰)和儿子罗玛(谢尔盖·波赫达耶夫 饰)生活在自建的滨海小屋。镇长瓦季姆(罗曼·马佳诺夫 饰),一位腐败官僚,勾结地方教会与警察,强行征用科利亚的土地,欲建豪华庄园。科利亚聘请莫斯科律师好友德米特里(弗拉基米尔·弗多维琴科夫 饰)对抗瓦季姆,揭露其贪腐黑幕。德米特里以勒索逼瓦季姆妥协,但胜利昙花一现。瓦季姆反扑,利用权势捏造罪名,科利亚的家庭与生活迅速崩塌。莉莉娅在绝望中与德米特里发生短暂情愫,罗玛目睹后与父亲关系恶化。影片以北海的荒凉巨浪与教堂的虚伪布道收尾,揭露权力、宗教与人性在腐败体制下的扭曲。这部安德烈·萨金塞夫执导的剧情片,灵感源自约伯记与霍布斯的《利维坦》,获2014年戛纳最佳剧本奖与金球奖最佳外语片,全球票房约450万美元。
🎥 萨金塞夫的北海荒凉镜头
- 北海小镇的冷峻呈现
- 以巴伦支海的凛冽巨浪与破败小镇,营造个人抗争与权力压迫的对比
- 米哈伊尔·克里赫曼(Mikhail Krichman)的摄影与灰蓝光影,注入2010年代俄罗斯艺术片的肃杀质感
- 悲剧与腐败的动态演绎
- 通过科利亚的愤怒控诉与瓦季姆的狡诈嘴脸,展现人性挣扎与体制碾压的交织
- 菲利普·格拉斯(Philip Glass)的低沉配乐与海浪音效,点燃压抑张力
- 信仰与绝望的隐晦表达
- 镜头在谢列布里亚科夫的疲惫面容与马佳诺夫的傲慢冷笑间切换,象征“利维坦”的权力怪兽
- 萨金塞夫用《回归》的寓言节奏,探索腐败与宗教的共谋
🎭 演员光谱:抗争与崩塌的交响
- 阿列克谢·谢列布里亚科夫的坚韧科利亚
- 谢列布里亚科夫将科利亚的愤怒与无助演绎得撕心裂肺,获评“俄罗斯影坛的悲剧之魂”
- 他在法庭对峙与家庭崩塌戏中的爆发,撑起影片的情感支点
- 罗曼·马佳诺夫的狰狞瓦季姆
- 马佳诺夫赋予瓦季姆贪婪与虚伪,点燃腐败官僚的丑恶张力
- 他的酒后威胁戏为剧情注入阴险火花
- 配角群像的火力支援
- 埃琳娜·利亚多娃(莉莉娅)以隐忍助阵婚姻裂痕
- 弗拉基米尔·弗多维琴科夫(德米特里)用果敢铺垫抗争幻灭
- 谢尔盖·波赫达耶夫(罗玛)增添青春的叛逆注脚
🎞 幕后彩蛋:现代约伯的悲歌
- 灵感与风格的根源
- 灵感源自圣经《约伯记》与霍布斯的《利维坦》,融合《狩猎》的社会批判与《烈日灼人》的体制压迫,影射普京时代的俄罗斯腐败
- 萨金塞夫走访摩尔曼斯克,融入北海渔民的真实困境
- 2014年的影坛亮点
- 预算约700万美元,全球票房约450万美元,戛纳最佳剧本奖,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
- 2023年MUBI重映,X称其“萨金塞夫的权力寓言”
- 拍摄中的细节设计
- 摩尔曼斯克实拍,废弃船骸与小镇布景耗资百万,谢列布里亚科夫为角色学习修车技能
- 萨金塞夫用长镜头捕捉北海荒凉,教堂布道戏致敬《安德烈·卢布廖夫》
🔥 争议与启示:批判与沉重的较量
- 情绪压抑的争议
- 部分观众批评影片过于悲观,角色命运无望,宗教批判略显直白
- 《Variety》称“震撼深刻,情绪稍显单调”
- 表演与隐喻的赞誉
- 支持者称赞谢列布里亚科夫的沉重演技与萨金塞夫的宏大镜头,腐败与信仰的隐喻直击人心
- 《The New York Times》称“现代俄罗斯的悲剧史诗”
- 权力与信仰的隐喻
- 科利亚的土地之争,映射个人在国家与宗教合谋下的无力抗争
💬 经典台词:绝望与真相的注解
- “这不是家,是地狱。”
——科利亚的怒吼,点燃抗争信念。 - “上帝在哪里?只有利维坦在笑。”
——莉莉娅的低语,揭露信仰虚伪。 - “人斗不过怪兽,只能等它吞噬。”
——德米特里的叹息,诉说体制真相。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直面这利维坦?
- 萨金塞夫与艺术片粉丝:沉浸《回归》式的寓言叙事与社会批判。
- 谢列布里亚科夫与利亚多娃支持者:欣赏演员的撕心演技与情感深度。
- 剧情与犯罪题材爱好者:共鸣2010年代电影对腐败与人性的沉重演绎。
- 反感压抑剧情或慢节奏的观众:需谨慎,影片偏沉郁,情绪浓烈。
⭐ 电影综合评分:北海的权力悲歌
- 专业评价:烂番茄 97%,称“萨金塞夫以壮丽镜头与深刻隐喻谱写现代寓言”。
- 观众反馈:IMDb 7.6,豆瓣 7.8,演技与深度获赞,情绪与节奏分化。
- 票房表现:全球450万美元,2014年艺术片佳作。
🌟 结语
《利维坦》(Leviathan)是一场融合剧情与犯罪的北海悲歌,安德烈·萨金塞夫用140分钟将科利亚的抗争与崩塌搬上银幕。阿列克谢·谢列布里亚科夫的坚韧与罗曼·马佳诺夫的狰狞,搭配巴伦支海的荒凉光影与权力哲思,让这部影片成为2014年的艺术电影力作。从土地的绝望争夺到教堂的虚伪布道,它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对人性与体制的深刻注脚。
“利维坦咆哮,人性成灰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