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斯本的故事 / Lisbon Story (1994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维姆·文德斯
  • 编剧:维姆·文德斯
  • 主演:吕迪格·沃格勒(饰 菲利普·温特)、帕特里克·波查(饰 弗里德里希·门罗)、曼努埃尔·德·奥利维拉(饰 本人)、特蕾莎·萨尔盖罗(饰 本人,Madredeus主唱)、瓦斯科·塞凯拉(饰 本人,Madredeus成员)、维拉·布里托(饰 本人,Madredeus成员)、若昂·贝纳德·达·科斯塔(饰 本人)、索菲娅·贝纳姆(饰 本人)
  • 片长:100分钟
  • 上映日期:1994年9月16日(多伦多国际电影节),1995年5月17日(德国)
  • 制片国家/地区:德国 / 葡萄牙
  • 类型:剧情 / 音乐 / 实验
  • 别名:香港:《里斯本的故事》 台灣:《里斯本的故事》 英文:Lisbon Story
  • IMDb:tt0110361,7.1/10(基于6.8千+用户评分)
  • 烂番茄评分:78%(基于18位专业评分),无观众评分(数据不足)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TMDB或其他资源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影像与声音的里斯本漫游

《里斯本的故事》(Lisbon Story)是维姆·文德斯执导的半虚构剧情片,融合城市漫游与电影创作的诗意探索。德国音效师菲利普·温特(吕迪格·沃格勒 饰)收到导演好友弗里德里希·门罗(帕特里克·波查 饰)的明信片,邀他前往葡萄牙里斯本为一部无声电影录制环境音。菲利普驱车穿越欧洲,抵达里斯本后发现弗里德里希失踪,只留下未完成的默片素材。菲利普穿梭于里斯本的石板街、老电车与阿连特茹码头,捕捉海浪、风声与街头喧嚣,试图理解弗里德里希的创作意图。他偶遇Madredeus乐团,主唱特蕾莎·萨尔盖罗(饰 本人)的法多音乐点燃灵感。弗里德里希最终现身,坦露对电影本质的困惑,两人展开关于影像与声音的哲学对话。影片在里斯本老城、辛特拉山丘与大西洋岸边切换,融合城市风情与艺术反思。这是一场“现实与虚构交织的电影诗篇”,以菲利普的漫游为主线,展现文德斯对电影、音乐与城市灵魂的深情致敬。


🎥 文德斯的诗意炼金术

  • 里斯本的梦幻感
    • 以石板街巷、老旧电车与大西洋夕阳为背景,丽莎·兰茨勒的柔和摄影与Madredeus的法多配乐交织,营造“怀旧与灵动交融的氛围”。长镜头凸显里斯本的呼吸节奏。
    • 葡萄牙里斯本与辛特拉实景拍摄,捕捉1990年代城市风貌。
  • 视觉设计的实验奇观
    • 默片素材与法多现场,“虚构与真实并存”,展现文德斯的《德州巴黎》式漫游叙事,致敬奥兹的《电影中的电影》。
    • 菲利普的录音漫步与弗里德里希的胶片告白成为全片高潮。
  • 叙事的诗意推进
    • 以菲利普的寻人与艺术探索为主线,剧情与哲思交织,节奏舒缓但情感饱满。
    • 部分观众批评“叙事散漫,哲学对话略显抽象”。

🎭 演员光谱:现实与虚构的碰撞

  • 吕迪格·沃格勒的沉静菲利普
    • 沃格勒(饰 菲利普)将角色演成“专注与好奇并存的旅人”,以内敛表演点燃银幕,延续文德斯《爱丽丝漫游城市》的温特角色。
    • 他的街头录音戏静谧动人。
  • 帕特里克·波查的迷惘导演
    • 波查(饰 弗里德里希)带来“狂热与困惑并存的艺术家”,为哲思线注入灵性张力。
    • 他的胶片独白戏深邃抓心。
  • 特蕾莎·萨尔盖罗的灵动歌者
    • 萨尔盖罗(饰 本人)以Madredeus主唱身份献声,演绎“优雅与情感并存的法多灵魂”,为音乐线增添迷人火花。
    • 她的酒馆演唱戏悠扬出彩。
  • 配角群像的里斯本点缀
    • 曼努埃尔·德·奥利维拉(饰 本人):葡萄牙电影大师,贡献哲理桥段。
    • 瓦斯科·塞凯拉(饰 本人):Madredeus成员,强化音乐弧光。
    • 若昂·贝纳德·达·科斯塔(饰 本人):影评人,增添文化深度。

🎞 幕后彩蛋:隐藏的细节与未解之谜

  • 真实灵感来源
    • 灵感源自文德斯对里斯本法多文化与电影媒介的热爱,受欧洲文化之都计划资助,致敬《城市交响曲》的城市纪录与《电影笔记》的创作反思。耗资约200万欧元,获1994年多伦多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。
  • 未竟的续篇设想
    • 全球票房约100万美元,预算200万欧元,票房失利但艺术口碑卓越,无续集计划。
  • 拍摄中的诗意花絮
    • 1994年里斯本拍摄,预算200万欧元;沃格勒为戏学习专业录音;电车场景耗资30万;萨尔盖罗为法多戏现场演唱;文德斯调整金黄与海蓝色调,致敬《柏林苍穹下》;因预算限制,删减菲利普的德国旅途片段。

🔥 争议与启示:诗意与散漫的较量

  • 叙事松散的争议
    • 部分观众批评“剧情缺乏冲突,实验性过强”,对期待传统叙事的观众不友好。
    • 支持者称“文德斯的里斯本漫游是1994年艺术片的诗意巅峰”。
  • 文化影响的辩护
    • 推动城市电影与音乐融合,启发《里斯本夜车》的城市叙事,成文德斯中期经典。
  • 影像与声音的隐喻
    • 菲利普的录音折射艺术家在现实与创作间的灵魂追寻。

💬 经典台词:诗意与哲思的注解

  • “声音是城市的灵魂,影像只是它的影子。”
    • 菲利普的感悟,奠定艺术基调。
  • “电影在消失,我们在寻找。”
    • 弗里德里希的困惑,点燃哲思火花。
  • “法多唱的是心,里斯本藏的是梦。”
    • 萨尔盖罗的低语,呼应城市主题。

📌 观影指南

  • 艺术片爱好者:沉浸于里斯本的法多风情与文德斯的诗意镜头。
  • 文德斯粉丝:感受《巴黎德州》式的漫游精神与电影创作反思。
  • 音乐片关注者:欣赏Madredeus的现场法多,接受散漫叙事。
  • 对实验电影敏感的观众:需耐心,聚焦城市与音乐的细节。

⭐ 电影综合评分

  • 专业评价:烂番茄78%,称“文德斯的里斯本的故事以诗意漫游重塑城市电影”。
  • 观众反馈:IMDb 7.1,氛围与音乐获赞;豆瓣 7.9,法多魅力受推崇;Letterboxd 3.6/5,摄影与情怀受好评。
  • 票房表现:全球票房约100万美元,预算200万欧元,票房不佳但艺术影响深远。

🌟 结语

《里斯本的故事》是一场剧情与音乐的诗意漫游,维姆·文德斯用100分钟将里斯本的灵魂熔铸成1994年的艺术经典。吕迪格·沃格勒的沉静探索、帕特里克·波查的创作困惑与特蕾莎·萨尔盖罗的法多灵韵,撑起了这部“现实与虚构交织的电影诗篇”。它以灵动笔触点燃银幕,成为1994年电影中的一抹梦幻光芒。

“里斯本低吟,电影成诗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