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狐一号出击 / Entebbe (2018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何塞·帕迪利亚(José Padilha)
  • 编剧:格雷戈里·伯克(Gregory Burke)
  • 主演:裴淳华(饰 布里吉特·库尔曼,Rosamund Pike)、丹尼尔·布鲁赫(饰 威尔弗里德·伯斯,Daniel Brühl)、埃迪·马森(饰 希蒙·佩雷斯,Eddie Marsan)、利奥·阿什肯纳兹(饰 伊扎克·拉宾,Lior Ashkenazi)、诺索·阿诺齐(饰 伊迪·阿明,Nonso Anozie)、本·施耐泽(饰 泽夫·赫希,Ben Schnetzer)、安德丽娅·戴克(饰 帕特里夏,Andrea Deck)、丹尼斯·门诺切特(饰 雅克·勒莫瓦纳,Denis Ménochet)、安赫尔·博纳尼(饰 约纳坦·内塔尼亚胡,Angel Bonanni)、胡安·帕布罗·拉瓦(饰 卡洛斯,Juan Pablo Raba)、齐纳·津琴科(饰 莎拉,Zina Zinchenko)
  • 片长:107分钟
  • 上映日期:2018年2月19日(柏林电影节),2018年3月16日(美国),2018年5月11日(英国)
  • 制片国家/地区:英国 / 美国 / 法国 / 马耳他
  • 类型:动作 / 剧情 / 历史
  • 别名:香港:《火狐一号出击》 台湾:《恩德培行动》 英文:7 Days in Entebbe
  • IMDb:tt5466186,5.9/10(基于15千+用户评分)
  • 烂番茄评分:24%(基于119位专业评分),60%(观众评分)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烂番茄、Letterboxd或其他资源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恩德培的七日劫难

《火狐一号出击》(7 Days in Entebbe,恩德培行动)是何塞·帕迪利亚执导的动作历史片,改编自1976年恩德培行动,聚焦以色列突击队营救被劫持人质的真实事件。1976年6月27日,威尔弗里德·伯斯(丹尼尔·布鲁赫 饰)与布里吉特·库尔曼(罗莎蒙德·派克 饰),两位德国革命细胞成员,与巴勒斯坦解放阵线恐怖分子联合,劫持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法航139号航班。飞机在雅典停留后被劫至乌干达恩德培机场,受独裁者伊迪·阿明(诺索·阿诺齐 饰)庇护。劫机者要求释放53名被囚的巴勒斯坦与亲巴勒斯坦武装分子,并索要500万美元赎金。以色列总理伊扎克·拉宾(利奥·阿什肯纳兹 饰)与国防部长希蒙·佩雷斯(埃迪·马森 饰)展开激烈争论,拉宾倾向外交谈判,佩雷斯力主军事行动。劫机者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人质分开,引发伯斯的道德挣扎。最终,以色列国防军在约纳坦·内塔尼亚胡(安赫尔·博纳尼 饰)带领下,执行代号“雷霆行动”的突袭。影片在恩德培的破旧航站楼、特拉维夫的战情室与以色列巴特谢瓦舞团的排练场间切换,融合政治对话、枪战与舞蹈意象。这是一场“紧张与妥协交织的历史重现”,以行动的成败为主线,展现帕迪利亚对冲突与人性的复杂探讨。


🎥 帕迪利亚的紧张炼金术

  • 恩德培的70年代感
    • 以乌干达恩德培机场的破旧航站楼、特拉维夫的简朴会议室与马耳他的复古机舱为背景,卢拉·卡瓦略的颗粒摄影与罗德里戈·阿马兰特的沉郁配乐交织,营造“压迫与紧迫交融的氛围”。手持镜头凸显伯斯的犹豫与拉宾的疲惫。
    • 马耳他与英国实景拍摄,复刻1976年中东与非洲风貌。
  • 视觉设计的动作奇观
    • 突袭枪战与巴特谢瓦舞团的椅子舞(Echad Mi Yodeah),“激烈与抽象并存”,展现帕迪利亚的《精英部队》式节奏把控,致敬《慕尼黑》的政治张力与《巴德尔-迈因霍夫》的革命者困境。
    • 突袭高潮与舞蹈交剪成为全片争议焦点。
  • 叙事的多线推进
    • 以劫机、谈判与突袭三线并行为主线,动作与剧情交织,107分钟节奏起伏但悬念不足。
    • 部分观众批评“舞蹈穿插突兀,削弱紧张感”。

🎭 演员光谱:理想与现实的碰撞

  • 罗莎蒙德·派克的冷峻库尔曼
    • 派克(饰 布里吉特·库尔曼)将角色演成“冷酷与迷惘并存的革命者”,以克制表演点燃银幕,获2018年柏林电影节观众好评。
    • 她的航站楼独白戏层次分明。
  • 丹尼尔·布鲁赫的纠结伯斯
    • 布鲁赫(饰 威尔弗里德·伯斯)带来“理想与良知并存的书商”,为心理线注入挣扎张力。
    • 他的隔离人质戏细腻动人。
  • 埃迪·马森的强硬佩雷斯
    • 马森(饰 希蒙·佩雷斯)演绎“果断与狡黠并存的部长”,为政治线增添冲突火花。
    • 他的战情室辩论戏掷地有声。
  • 配角群像的恩德培点缀
    • 利奥·阿什肯纳兹(饰 拉宾):疲惫领袖,贡献人性桥段。
    • 诺索·阿诺齐(饰 阿明):冷静独裁,强化历史弧光。
    • 本·施耐泽(饰 赫希):紧张士兵,增添行动深度。

🎞 幕后彩蛋:隐藏的细节与未解之谜

  • 真实灵感来源
    • 改编自1976年恩德培行动,参考英国历史学家索尔·戴维(Saul David)的《雷霆行动》(2015)。耗资约1500万美元,2018年柏林电影节首映。
  • 未竟的续篇设想
    • 全球票房约900万美元,预算1500万美元,票房失利,无续集计划。
  • 拍摄中的历史花絮
    • 2016年11月马耳他开拍,预算1500万美元;摄制组以20万美元购巴基斯坦航空A310旧飞机,改装为法航涂装;马耳他机场实拍真劫机事件;约纳坦·内塔尼亚胡之死提前于历史记载,引发争议;舞蹈段落耗资50万,灵感来自帕迪利亚对冲突的隐喻;因审查,删减部分巴勒斯坦动机戏。

🔥 争议与启示:紧张与失焦的较量

  • 叙事失焦的争议
    • 部分评论批评“舞蹈穿插破坏节奏,政治讨论盖过动作”,如《卫报》称“派克与布鲁赫出彩,但影片平淡无奇”。观众反馈“巴勒斯坦角色单薄,偏向以色列”。
    • 支持者称“帕迪利亚的人性化劫机者与拉宾的犹豫展现冲突复杂性”,获2018年柏林电影节小众支持。
  • 文化影响的辩护
    • 延续1970年代劫机片传统,启发《慕尼黑》式政治惊悚讨论,未掀大波。
  • 和平与冲突的隐喻
    • 伯斯的挣扎与拉宾的妥协折射和平谈判的艰难与暴力循环。

💬 经典台词:信念与妥协的注解

  • “我们不是纳粹,我们是革命者!”
    • 伯斯的辩解,奠定道德基调。
  • “没有谈判,就没有和平。”
    • 拉宾的感叹,点燃外交火花。
  • “突袭是冒险,失败是灾难。”
    • 佩雷斯的警告,呼应行动主题。

📌 观影指南

  • 历史片爱好者:沉浸于恩德培行动的再现与70年代政治氛围。
  • 帕迪利亚粉丝:欣赏导演的紧张调度与派克、布鲁赫的细腻演技,接受叙事断续。
  • 动作片观众:关注突袭高潮与战情室博弈,忽略舞蹈穿插。
  • 对政治偏见与节奏缓慢敏感的观众:需宽容,建议了解劫机背景。

⭐ 电影综合评分

  • 专业评价:烂番茄24%,称“火狐一号出击有潜力,但帕迪利亚失焦于舞蹈与政治,浪费精彩历史”。
  • 观众反馈:IMDb 5.9,演员与摄影获赞;豆瓣 5.8,历史还原受推崇;Letterboxd 2.6/5,舞蹈争议受批评。
  • 票房表现:全球票房约900万美元,预算1500万美元,市场表现不佳。

🌟 结语

《火狐一号出击》是一场动作与历史的恩德培重现,何塞·帕迪利亚用107分钟将1976年的雷霆行动熔铸成2018年的争议之作。罗莎蒙德·派克的冷峻革命者、丹尼尔·布鲁赫的纠结书商与埃迪·马森的强硬部长,撑起了这部“紧张与妥协交织的政治惊悚”。它以分裂笔触点燃银幕,成为2018年历史片中的一抹复杂光芒。

“恩德培夜,突袭成史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