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托马斯 / Fantômas (1964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 安德烈·于纳贝尔 (André Hunebelle)
  • 编剧: 皮埃尔·富科 (Pierre Foucaud),让·阿兰 (Jean Halain),皮埃尔·苏韦斯特 (Pierre Souvestre),马塞尔·阿兰 (Marcel Allain)
  • 主演: 让·马莱 (Jean Marais 饰 Fantômas / Fandor)、路易·德·菲奈斯 (Louis de Funès 饰 Commissaire Juve)、米莱娜·德蒙若 (Mylène Demongeot 饰 Hélène Gurn)
  • 片长: 105分钟
  • 上映日期: 1964年11月4日 (法国)
  • 制片国家/地区: 法国 / 意大利
  • 类型: 喜剧 / 犯罪 / 冒险 / 悬疑
  • IMDb: tt0058089,7.1/10 (基于1.3万+用户评分)
  • 烂番茄评分: 暂无专业评分 (观众评分:87%,基于100+评价)
  • 别名: 芳托马斯 / 幽灵 / 凡托马斯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或高蒙影业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世纪大盗的变脸游戏

《方托马斯》 (Fantômas) 是一部1964年上映的法国经典喜剧犯罪片,改编自法国作家皮埃尔·苏韦斯特和马塞尔·阿兰创作的同名系列小说。影片讲述了法国巴黎被一个神秘莫测、行踪诡异的超级罪犯——方托马斯 (Fantômas,让·马雷 饰) 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。方托马斯是一个没有任何人见过真面目的犯罪天才,他善于伪装,能够完美地模仿任何人的声音和外貌,犯下了一系列惊天大案。

记者凡多尔 (Fandor,让·马雷 饰,同时也是方托马斯的扮演者) 和他的未婚妻海伦 (Hélène Gurn,米莱娜·德蒙若 饰) 撰写了一篇关于方托马斯的虚假采访报道,这彻底激怒了方托马斯。他决定绑架凡多尔,并以他的身份继续作案。同时,巴黎警察局的朱夫警长 (Commissaire Juve,路易·德·菲奈斯 饰) 也立誓要将方托马斯绳之以法,但他笨拙、自大且总是弄巧成拙的性格,使得他屡屡成为方托马斯的受害者和笑柄。

影片围绕着凡多尔、朱夫警长与变幻莫测的方托马斯之间猫捉老鼠般的追逐展开,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悬念、令人捧腹的喜剧桥段和奇特的科幻元素,成为法国电影史上备受欢迎的系列电影之一。


🎥 安德烈·于纳贝尔的法式轻喜剧

  • 经典形象的活化
    • 导演安德烈·于纳贝尔成功地将原著中阴暗、神秘的方托马斯,改编成一个更具娱乐性和喜剧色彩的形象。影片在保留其犯罪天才特性的同时,增加了更多的轻松元素,使其更符合大众口味。
  • 两大巨星的化学反应
    • 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两大法国电影巨星让·马雷和路易·德·菲奈斯的首次合作。让·马雷的多变和英俊与路易·德·菲奈斯的夸张和滑稽形成了绝妙的对比,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为影片贡献了大量经典笑料。
  • 漫画风格的视觉呈现
    • 影片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漫画式的夸张风格,服装、道具和场景设计都充满了想象力,配合快节奏的剪辑和充满悬念的剧情,使得整部电影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动态漫画。

🎭 演员光谱:变脸与滑稽的巅峰对决

  • 让·马雷的英俊多变
    • 让·马雷在片中一人分饰三角——邪恶的方托马斯、正义的记者凡多尔,以及伪装成凡多尔的方托马斯。他凭借出色的演技,精准地切换不同角色,展现了角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,令人印象深刻。
  • 路易·德·菲奈斯的夸张喜剧
    • 路易·德·菲奈斯饰演的朱夫警长,是影片的搞笑担当。他神经质、自负又笨手笨脚,总是搞砸一切,但其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,使得他成为法式喜剧的标志性人物,为影片带来了无数笑点。
  • 米莱娜·德蒙若的知性美
    • 米莱娜·德蒙若饰演的海伦,在两位男主角的激烈对抗中,以她的知性美和冷静为影片增添了一丝优雅和平衡,她的存在也为凡多尔的追捕行动增添了情感线索。

🎞 幕后彩蛋:三部曲的开端

  • 成功的系列开篇
    • 《方托马斯》在1964年上映后大获成功,票房表现出色,直接促成了后续两部续集《方托马斯归来》(Fantômas se déchaîne, 1965) 和《方托马斯大战苏格兰场》(Fantômas contre Scotland Yard, 1967) 的诞生,共同构成了经典的“方托马斯三部曲”。
  • 对原作的颠覆性改编
    • 原著小说中的方托马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犯罪大师,基调较为黑暗。而影片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两位主演的喜剧风格,大胆地加入了大量喜剧元素,使影片更显轻松活泼,这种改编在当时也引发了一些讨论。
  • 特效的早期尝试
    • 影片中方托马斯变脸和隐形等特效,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已经颇具创意,展现了电影制作人对视觉奇观的早期探索。

🔥 争议与启示:传统与现代的碰撞

  • 经典文本的现代化
    • 影片在忠于原著精髓的同时,又通过加入现代的喜剧元素和视觉效果,成功地将一个1911年问世的经典形象带入了1960年代的电影语境,证明了经典IP的生命力。
  • 喜剧类型片的突破
    • 影片将喜剧、犯罪、冒险和科幻等多种类型元素巧妙融合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。这种类型融合的尝试,为后来的法国喜剧电影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  • 对权威的戏谑
    • 朱夫警长这个角色的设置,是对传统执法者形象的一种戏谑和解构。他的无能和自大,不仅制造了喜剧效果,也隐约传达了对某些形式主义权威的讽刺。

💬 经典台词:幽默与智慧的交织

  • 朱夫警长的经典宣言

    ——“我,朱夫警长,将把方托马斯绳之以法!” (每次都信誓旦旦,却屡战屡败)

  • 方托马斯的神秘低语

    ——“我无处不在,又无处不在。” (彰显其无形无相的犯罪特征)

  • 凡多尔的无奈感叹

    ——“这简直是疯了!” (面对方托马斯和朱夫警长的荒诞行径)


📌 观影指南

  • 法国喜剧电影爱好者: 体验法式幽默和路易·德·菲奈斯的表演魅力。
  • 让·马雷的影迷: 欣赏他在片中多变的角色演绎。
  • 经典犯罪片和冒险片爱好者: 追溯20世纪中期的娱乐电影风格。
  • 对老电影和早期特效感兴趣的观众: 影片具有一定的时代印记。

⭐ 电影综合评分

  • IMDb 评分: 7.1/10 (基于1.3万+用户评分),显示影片在国际观众中获得较高认可,被认为是经典的法式喜剧冒险片。
  • 烂番茄评分: 暂无专业评分,但观众评分 87% (基于100+评价),表明影片在普通观众中广受欢迎。

🌟 结语

《方托马斯》是一场关于追逐与变脸的世纪谜案,安德烈·于纳贝尔用105分钟将智勇记者与笨拙警长对方托马斯的追捕熔铸成1964年的法意电影经典。让·马雷的多变、路易·德·菲奈斯的滑稽,撑起了这部“变脸大师”的荒诞寓言。它以奇特的镜头点燃银幕,成为电影史中一抹独特且令人难忘的光芒。

“当你以为抓住了他,他却早已换了张脸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