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朋友 / Der amerikanische Freund (1977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维姆·文德斯 (Wim Wenders)
  • 编剧:维姆·文德斯 (Wim Wenders),改编自帕特里夏·海史密斯 (Patricia Highsmith) 小说《Ripley’s Game》
  • 主演:丹尼斯·霍珀(饰 Tom Ripley)、布鲁诺·甘茨(饰 Jonathan Zimmermann)、丽莎·克罗伊茨(饰 Marianne Zimmermann)、杰拉尔·布兰(饰 Raoul Minot)、让·厄斯塔什(饰 Bernard)
  • 片长:128分钟
  • 上映日期:1977年6月24日(德国)/ 1977年9月28日(法国)
  • 制片国家:西德 / 法国
  • 类型:犯罪 / 剧情 / 悬疑 / 新黑色
  • 别名:美國朋友 (台湾) / 美国朋友 (香港) / Der amerikanische Freund / The American Friend
  • IMDb:tt0075675,7.4/10(基于1.7万用户评分)
  • 烂番茄评分:87%(基于38条专业评论),观众评分78%
  • 豆瓣评分:7.6/10(基于约3000用户评价)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Letterboxd 或其他资源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信任与背叛的黑色迷雾

在1970年代的汉堡,美国艺术贩子汤姆·里普利(丹尼斯·霍珀 饰)以伪造画作牟利,过着冷酷而孤独的生活。在一次画廊拍卖会上,他结识了身患绝症的画框匠人乔纳森·齐默尔曼(布鲁诺·甘茨 饰),后者与妻子玛丽安(丽莎·克罗伊茨 饰)过着平凡生活。里普利受黑帮分子拉乌尔(杰拉尔·布兰 饰)委托,诱导齐默尔曼成为杀手,以高额报酬诱惑他为家人留下遗产。齐默尔曼在道德与金钱的漩涡中挣扎,里普利却游走于操控与同情之间。维姆·文德斯以《德州巴黎》的公路诗意,融合《出租车司机》的黑色气质,改编帕特里夏·海史密斯的《Ripley’s Game》,献上一部新黑色杰作,探索信任、道德与人性在犯罪世界的扭曲。


🎥 文德斯的黑色镜头

  • 汉堡与巴黎的迷离美学
    • 以西德汉堡的港口与巴黎的街头为背景,罗比·穆勒的摄影融入70年代“脏”美学,灰褐色调与霓虹光晕呼应《唐人街》的冷酷
    • 废弃建筑与港口码头,营造孤独与阴谋的氛围
  • 信任与背叛的节奏把控
    • 前半段以里普利的阴谋与齐默尔曼的挣扎铺陈悬疑,后半段通过火车刺杀与汉堡追逐推向高潮
    • 缓慢的心理对峙与快速的犯罪场景,平衡黑色与人性刻画
  • 道德与孤独的视觉隐喻
    • 里普利的绿色毛帽,象征冷酷外表下的复杂人性
    • 齐默尔曼的画框工具,暗喻被框定的命运

🎭 演员光谱:冷酷与人性的交锋

  • 丹尼斯·霍珀的诡魅里普利
    • 霍珀以《逍遥骑士》的叛逆,诠释里普利的冷酷与孤独,获1977年德国电影金奖提名
    • 他的即兴表演为角色注入危险魅力
  • 布鲁诺·甘茨的脆弱齐默尔曼
    • 甘茨以《柏林苍穹下》的深情,塑造齐默尔曼的道德挣扎与家庭温情,获评论盛赞
    • 他的沉静眼神传递人性困境
  • 配角群像的火力支援
    • 丽莎·克罗伊茨(Marianne)以《婚姻生活》的细腻,带来妻子的忠诚与痛苦
    • 杰拉尔·布兰(Raoul)以冷峻黑帮形象增添阴谋张力
    • 客串导演(让·厄斯塔什、尼古拉斯·雷)致敬新波与好莱坞

🎞 幕后彩蛋:新黑色与公路电影的融合

  • 制作与背景
    • 预算约300万马克,1976年于汉堡、巴黎与纽约拍摄10周,票房约200万马克,获1977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
    • 改编自帕特里夏·海史密斯的《Ripley’s Game》,为里普利系列第二部电影改编,继《紫色正午》(1960)
    • 文德斯获1978年德国电影金奖最佳导演,剪辑师彼得·普日戈达获最佳剪辑
  • 语言与风格
    • 采用“自然语言”概念:齐默尔曼用德语与家人交流,英语与里普利对话,巴黎场景用法语,增强真实感
    • 配乐由尤尔根·克尼普创作,融入摇滚与爵士,呼应70年代公路电影
  • 拍摄中的细节
    • 火车刺杀戏在真实行驶的火车上拍摄,耗时两周
    • 片尾汉堡港口的开放结局致敬《第三人》的悬疑余韵

🔥 争议与启示:黑色与人性的较量

  • 剧情与表演的争议
    • 部分观众批评“表演稍显生硬”与“节奏缓慢”,多语言切换对非欧洲观众略显突兀
    • 烂番茄87%,《Sight & Sound》称“文德斯将海史密斯的阴谋拍出诗意与张力”
  • 美学与主题的赞誉
    • 豆瓣7.6,称“罗比·穆勒的摄影与霍珀、甘茨的化学反应令人难忘”
    • 《The Guardian》称“70年代新黑色的巅峰,兼具公路电影的孤独感”
  • 信任与背叛的隐喻
    • 齐默尔曼的杀手之路,象征道德在金钱的侵蚀下崩塌

💬 经典台词:信任与阴谋的注解

  • “我没有朋友,我只有交易。”
    ——里普利的冷言,点破他的孤独本质
  • “我只想为家人多留一点时间。”
    ——齐默尔曼的低语,揭开道德的挣扎
  • “汉堡的天空下,没有人能信任。”
    ——玛丽安的叹息,诉说背叛的代价
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走进这场黑色迷雾?

  • 新黑色爱好者:享受《唐人街》式的阴谋与《夜长梦多》的悬疑。
  • 文德斯与海史密斯粉丝:感受《德州巴黎》的诗意与里普利系列的复杂人性。
  • 霍珀与甘茨迷:欣赏二人在70年代的巅峰表演。
  • 期待快节奏动作的观众:需接受其缓慢节奏与心理深度。

⭐ 电影综合评分:新黑色的欧洲诗篇

  • 专业评价:烂番茄87%,称“文德斯以欧洲视角重塑海史密斯,摄影与表演令人叹服”
  • 观众反馈:IMDb 7.4,豆瓣7.6,摄影与主题获盛赞,节奏略有争议
  • 票房表现:全球票房约200万马克,预算300万马克

🌟 结语

《美国朋友》是一场关于信任、背叛与人性挣扎的新黑色迷雾,维姆·文德斯用128分钟将汉堡与巴黎化为里普利与齐默尔曼的阴谋舞台。丹尼斯·霍珀的冷酷骗子、布鲁诺·甘茨的脆弱匠人,搭配罗比·穆勒的“脏”美学摄影与70年代的霓虹光影,让这部影片成为1977年新黑色的欧洲经典。从画框匠人的道德陷阱到港口的孤独背影,它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对人性、信任与犯罪边界的深刻叩问。

“朋友是陷阱,信任是代价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