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山之家 / Sieranevada (2016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 克里斯提·普优 (Cristi Puiu)

  • 编剧: 克里斯提·普优 (Cristi Puiu)

  • 主演: 米密·布勒内斯库 (Mimi Branescu 饰 Lary), 朱迪思·斯泰特 (Judith State 饰 Sandra), 弗拉德·伊万诺夫 (Vlad Ivanov 饰 Relu), 卡门·米哈拉凯 (Cătălina Moga 饰 Diana), 达娜·多加鲁 (Dana Dogaru 饰 Nuşa), 索林·梅德尔 (Sorin Medel 饰 Gabi), 阿林·齐夫 (Alin Chiurlea 饰 Toni)

  • 片长: 173分钟

  • 上映日期: 2016年5月12日 (戛纳电影节) / 2016年9月9日 (罗马尼亚) / 2017年7月28日 (中国台湾)

  • 制片国家/地区: 罗马尼亚 / 法国 / 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那 / 马其顿 / 克罗地亚

  • 类型: 剧情

  • IMDb: tt4466490, 7.4/10 (基于6.6千+用户评分)

  • 豆瓣评分: 7.9/10 (基于6.2千+用户评价)

  • 烂番茄评分: 94% (基于98位专业评分), 72% (观众评分)

  • 奖项:

    • 戛纳电影节 (2016): 金棕榈奖 提名

  • 别名: 雪山之家 / 锡耶拉内华达 / 父亲的死亡 / Sieranevada
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豆瓣电影或 Mandragora / Production Department / Art&Pop Productions 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一场葬礼前的家庭聚会,罗马尼亚社会百态的缩影,一部关于谎言、真相与集体记忆的家庭剧情片**

《雪山之家》(Sieranevada) 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罗马尼亚/法国/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那/马其顿/克罗地亚剧情片,由导演克里斯提·普优执导。本片以其极简的场景、冗长的固定镜头、高度写实的对话,以及对罗马尼亚社会和家庭关系的深刻洞察而闻名。影片以一场葬礼前的家庭聚会为背景,通过家庭成员间的争吵、讨论和回忆,展现了集体记忆的碎片化、历史真相的复杂性,以及身处后共产主义时代的罗马尼亚人的精神状态。

故事发生在一套拥挤的公寓里,外科医生拉里 (Lary,米米·布兰斯库 饰) 和家人正准备为刚刚去世的父亲举行一场悼念活动。按照东正教的传统,亲友们需要在父亲去世40天后聚集,举行追悼仪式,并分享食物。然而,这场本应庄严肃穆的聚会,却演变成了一场充满争吵、八卦和政治讨论的家庭闹剧。

  • 密闭空间中的众生相: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这个公寓的狭小空间里。通过固定的长镜头,观众仿佛置身其中,观察着家庭成员们轮番登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、不满和秘密。这种密闭空间的设计,放大了人物之间的张力。

  • 记忆与真相的碎片:父亲的去世引发了家庭成员对过往的回忆。然而,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记忆都不同,甚至存在矛盾。围绕着父亲的生平、政治立场以及历史事件,大家各执一词,试图拼凑出所谓的“真相”,却发现真相如同碎片般难以捕捉。

  • 政治与历史的烙印:作为一部罗马尼亚电影,本片不可避免地触及了政治和历史话题。家庭成员们讨论着911事件、共产主义的遗产、前南斯拉夫战争等。这些讨论并非宏大叙事,而是通过普通人的视角,反映了历史对个人和家庭的深远影响,以及罗马尼亚社会在后共产主义时代的迷茫与困惑。

  • 谎言与伪善:在葬礼前的准备过程中,各种谎言和伪善也浮出水面。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,或者为了掩盖过去的某些真相,家庭成员们言不由衷,展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。

  • 荒诞与日常的交织:影片在冗长的对话中充满了荒诞感。从谁该坐哪个位置,到对一道菜的争论,再到对阴谋论的激烈讨论,这些琐碎的日常与沉重的历史、哲学议题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独特的喜剧效果。

  • 死亡的缺席与存在:虽然父亲是这场聚会的焦点,但他本人并未出现在镜头中,甚至他去世的原因也只是轻描淡写。影片通过家庭成员对他的记忆和讨论,反而更深刻地揭示了死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“在场”。

《雪山之家》是一部极具挑战性、深刻且充满洞察力的剧情片。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人性的真实刻画,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充满矛盾和思考的罗马尼亚社会画卷。


🎥 普优先锋的影像诗与主演群像的精湛呈现**

  • 克里斯提·普优的导演风格 导演克里斯提·普优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,以其独特的写实主义和对日常生活的精确捕捉而闻名。在本片中,他:

    • 极简主义:影片绝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公寓内,没有大场景,没有激烈动作,完全依靠人物对话和表演推动剧情。

    • 长镜头与固定机位:大量使用长镜头和固定机位,让观众感觉像是一个隐形的观察者,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的氛围。这种手法也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感。

    • 高度写实对话:影片的对话极其生活化,充满了日常的琐碎、打断和重复,但正是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对话,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关系。

    • 不预设评判:普优不给观众预设的答案或评判,而是通过呈现人物的多元视角,让观众自行思考。

  • 米米·布兰斯库的“拉里” 米米·布兰斯库饰演的拉里,他以其冷静、内敛,却又被家庭矛盾和政治讨论所困扰的表演,完美诠释了一个在纷繁世事中试图保持清醒的知识分子形象。他是观众进入这个家庭的视角。

  • 朱迪思·斯泰特的“桑德拉” 朱迪思·斯泰特饰演的桑德拉,她以其冷静、观察力强,且带着一丝疲惫的形象,为影片提供了另一种审视家庭和社会的视角。

  • 群像戏的精彩:影片中的每一位演员都奉献了精彩的群像表演,他们之间的互动自然流畅,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,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生动的家庭图景。


🎭 演员光谱:罗马尼亚家庭的百态人生**

  • 米米·布兰斯库 的「冷静的旁观者」 米米·布兰斯库饰演的拉里,他以其在家庭争吵中试图保持中立,却又无法避免被卷入其中的矛盾,成为了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,也象征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困境。

  • 达娜·多加鲁 的「传统的母亲」 达娜·多加鲁饰演的母亲努莎,她以其对传统的坚守、对家庭的操劳,以及在混乱中努力维系秩序的形象,展现了罗马尼亚传统女性的坚韧。


🎞 幕后彩蛋:电影节的焦点与漫长制作**

  • 戛纳电影节首映 影片入围2016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,并在首映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,被认为是当年戛纳电影节的佳作。

  • 漫长的拍摄与剪辑 影片以其长达173分钟的片长和大量的长镜头而闻名,其拍摄和剪辑过程都非常耗时,体现了导演对艺术的极致追求。

  • 高度写实的风格 导演普优先让演员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排练,以确保对话和表演的自然真实,让观众感觉就像是观看一部纪录片。

  • 罗马尼亚新浪潮 本片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又一部代表作,延续了该流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电影美学的探索。


🔥 争议与启示:何为记忆与真相**

  • 集体记忆的碎片化 影片通过家庭成员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回忆,揭示了集体记忆的不可靠性和碎片化,引发了对历史真相的重新思考。

  • 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在亲情的外衣下,影片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爱恨交织、互相伤害又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,充满了真实的人性。

  • 后共产主义的遗留问题 影片通过家庭对话,间接反映了罗马尼亚在后共产主义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社会、政治和精神困境,如腐败、不信任和价值观的迷失。

  • 沟通的困境 尽管家庭成员们不断争吵和讨论,但他们似乎从未真正理解彼此,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际沟通的深层困境。


💬 经典台词:家庭纷争中的低语**

  • 拉里 (米米·布兰斯库)

    • 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版本,不是吗?” (对真相和记忆的质疑)

    • “这只是一个家庭聚会,为什么会变成这样?” (对混乱场面的无奈)

  • 母亲努莎 (达娜·多加鲁)

    • “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和睦相处。” (母亲对家庭和谐的朴素愿望)


📌 观影指南

  • 对剧情片、家庭片、艺术电影、罗马尼亚电影、克里斯提·普优导演作品、群像戏、长镜头电影有兴趣的观众。

  • 对克里斯提·普优导演风格有兴趣的影迷。

  • 米米·布兰斯库、朱迪思·斯泰特等演员精湛群像表演有兴趣的观众。

  • 喜欢节奏缓慢、画面冷静、对白密集、主题深刻且充满思考的电影。

  • 寻求一部能够带来心理冲击、感受家庭矛盾、且充满社会反思的电影。


⭐ 电影综合评分

  • IMDb 评分: 7.4/10 (基于6.6千+用户评分),显示该片在全球影迷中获得了较高评价,被认为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佳作。

  • 豆瓣评分: 7.9/10 (基于6.2千+用户评价),在华语观众中获得了高评价,口碑良好,被誉为“一部高度写实的电影”。

  • 烂番茄评分: 94% (基于98位专业评分),专业影评人高度赞扬,认为其“聪明、幽默、深刻,是一部令人沉浸的家庭剧情片”。观众评分 72%,表明该片在普通观众中认可度较高。


🌟 结语

《雪山之家》是一场葬礼前的家庭聚会,罗马尼亚社会百态的缩影,一部关于谎言、真相与集体记忆的家庭剧情片,克里斯提·普优先用173分钟将米米·布兰斯库的冷静与朱迪思·斯泰特的疲惫熔铸成2016年的罗马尼亚/法国等国佳作。影片以密闭空间中的众生相、记忆与真相的碎片、政治与历史的烙印、谎言与伪善、荒诞与日常的交织、以及最终死亡的缺席与存在,撑起了这部“家庭缩影”的社会寓言。它以充满力量的镜头点燃银幕,成为电影史中一抹独特且令人魂牵梦萦的光芒。

“当一个家庭为逝去的父亲举行追悼会,却在一场看似平常的聚会中,因对往事、政治和人生的不同看法而争吵不休,揭示出谎言与真相、集体记忆与个人叙事之间的复杂纠葛时,你是否敢于,走进这个充满极简主义、高度写实与深刻洞察的电影世界,去感受那份关于谎言、真相与集体记忆,最令人心潮澎湃也最令人深思反省的电影?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