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良犬 / Stray Dog (1949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 黑泽明 (Akira Kurosawa)

  • 编剧: 黑泽明 (Akira Kurosawa), 菊岛隆三 (Ryuzo Kikushima)

  • 主演: 三船敏郎 (Toshirō Mifune 饰 Detective Murakami), 志村乔 (Takashi Shimura 饰 Detective Sato), 淡路惠子 (Keiko Awaji 饰 Harumi), 三好荣子 (Eiko Miyoshi 饰 Madame), 千石规子 (Noriko Sengoku 饰 Girl), 东野英治郎 (Eijirô Tôno 饰 Detective), 小仓繁 (Shigeru Ogura 饰 Bookie)

  • 片长: 122分钟

  • 上映日期: 1949年10月17日 (日本)

  • 制片国家/地区: 日本

  • 类型: 剧情 / 犯罪 / 惊悚

  • IMDb: tt0041699, 8.1/10 (基于3.6万+用户评分)

  • 豆瓣评分: 8.6/10 (基于7.8万+用户评价)

  • 烂番茄评分: 95% (基于20位专业评分), 93% (观众评分)

  • 奖项:

    • 每日电影奖 (Mainichi Film Concours, 1950): 最佳影片 获奖

    • 每日电影奖 (Mainichi Film Concours, 1950): 最佳导演 获奖 (黑泽明)

    • 每日电影奖 (Mainichi Film Concours, 1950): 最佳男主角 获奖 (三船敏郎)

  • 别名: 野良犬 / 迷途的狗 / Stray Dog
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豆瓣电影或 Shochiku Company 链接)


📝 剧情概述:夏日东京的迷失与追寻,刑警对罪犯的身份认同与挣扎,一部关于战后创伤、社会现实与人性边缘的犯罪惊悚片**

《野良犬》(Stray Dog) 是一部1949年上映的日本剧情/犯罪/惊悚片,由导演黑泽明执导,并由他与菊岛隆三共同编剧。本片以其高度写实的战后东京背景、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,以及警匪之间宿命般的身份认同而闻名。影片讲述了一名年轻刑警的手枪被偷后,在酷热的夏日东京街头追寻丢失手枪的故事,过程中他逐渐与罪犯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共鸣,并反思人性的堕落与救赎。

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,尚处于复苏期的东京。年轻的刑警村上 (Detective Murakami,三船敏郎 饰) 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,不慎被扒手偷走了他的配枪。这对手枪的丢失,对于一名刑警来说是莫大的耻辱,也是他职业生涯的重大危机。

  • 追踪与迷失:村上感到极度羞愧和沮丧。为了找回手枪,他开始在酷热难耐的东京街头展开秘密调查。他深入到城市的底层社会,包括黑市、贫民窟、棒球场和舞厅,这些地方充斥着战后的混乱、贫困和犯罪。

  • 与老刑警的搭档:在调查过程中,村上得到了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佐藤 (Detective Sato,志村乔 饰) 的帮助。佐藤沉着冷静,富有同情心,他理解村上的焦虑,并以其智慧引导着年轻的搭档。两人的合作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展现了师徒情谊。

  • 身份认同的困境:随着调查的深入,村上逐渐发现偷走他手枪的罪犯,很可能是一个与他年龄相仿、同样经历过战后创伤的年轻人。他开始思考:如果不是因为命运的偶然,他自己是否也会像那个“野良犬”一样,在绝望中走向犯罪?这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,使得他的追捕充满了矛盾和挣扎。

  • 罪犯的心理刻画:影片没有将罪犯简单地脸谱化,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和最终的展现,揭示了罪犯(被村上逐渐锁定为幽灵般的木村)在战后绝望和贫困中一步步堕落的轨迹。他也是时代的受害者,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。

  • 人性的边缘:影片展现了战后日本社会人性的边缘状态。贫困、饥饿和失去希望,使得一些人选择铤而走险,而另一些人则在坚守道德底线中苦苦挣扎。

  • 酷热与压抑:影片的背景设定在酷热的夏季,汗流浃背的人物和闷热潮湿的环境,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压抑感,也象征着战后人们内心无法排解的焦躁和挣扎。

《野良犬》是一部紧张、深刻且充满社会批判的犯罪剧情片。它以其对战后社会和人性困境的洞察,成为了黑泽明电影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,并对后世的警匪片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
🎥 黑泽明的写实镜头与三船、志村的精湛对决**

  • 黑泽明的导演风格 导演黑泽明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和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剖析而闻名。在本片中,他:

    • 纪实风格:影片采用了大量的街头实景拍摄,捕捉了战后东京的混乱与萧条,营造出强烈的纪实感。

    • 心理刻画:通过特写镜头和人物的眼神、肢体语言,深入刻画了村上内心挣扎和焦虑。

    • 师徒情谊:黑泽明巧妙地展现了村上和佐藤之间的师徒关系,以及老刑警对年轻搭档的引导和支持。

    • 社会批判:影片不仅仅是警匪片,更是对战后日本社会创伤和人道危机的深刻反思。

  • 三船敏郎的“村上” 三船敏郎饰演的村上,他以其年轻刑警的焦躁、羞愧、执着,以及与罪犯之间复杂的情感共鸣,完美诠释了一个在身份认同边缘挣扎的角色。他的表演充满爆发力,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• 志村乔的“佐藤” 志村乔饰演的佐藤,他以其沉着冷静、经验丰富,且富有同情心的表演,成为了村上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指引。他与三船敏郎的对手戏充满了张力,也展现了两人经典的合作默契。


🎭 演员光谱:警与匪的人性镜像**

  • 三船敏郎 的「迷失的追寻者」 三船敏郎饰演的村上,他以其对职责的坚守与对罪犯命运的同情,成为了影片中最具矛盾冲突的角色,也象征了战后一代在道德与生存边缘的挣扎。

  • 志村乔 的「智慧的引路人」 志村乔饰演的佐藤,他以其沉稳老练、洞悉人性的智慧,成为了村上的导师和影片的道德重心,代表了在混乱中坚守秩序的力量。


🎞 幕后彩蛋:大师的诞生与创作灵感**

  • 黑泽明与菊岛隆三的合作 本片是黑泽明与编剧菊岛隆三的首次合作,两人后来共同创作了多部经典电影,包括《七武士》。

  • 对《双重赔偿》的致敬 黑泽明曾表示,本片受到了美国黑色电影(Film Noir)的影响,尤其是比利·怀尔德的《双重赔偿》。

  • 实景拍摄的挑战 影片大量在战后东京的废墟和街头实景拍摄,当时条件艰苦,但黑泽明坚持这种写实手法,以捕捉真实的时代氛围。

  • 三船敏郎的突破 这部电影是三船敏郎早期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之一,他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为他日后成为黑泽明御用演员奠定了基础。


🔥 争议与启示:何为罪与罚**

  • 战后创伤的影射 影片深刻反映了二战给日本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巨大创伤,以及贫困和绝望如何扭曲人性。

  • 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村上与罪犯的身份相似,但选择了不同的道路,影片引发了对环境如何塑造人性的思考。

  • 同情与职责的冲突 村上对罪犯产生同情,这与他作为刑警的职责产生了冲突,展现了人性复杂而矛盾的一面。

  • 社会秩序的重建 在战后混乱的背景下,影片也暗示了社会秩序重建的必要性,以及法律和正义的重要性。


💬 经典台词:迷失与追寻的低语**

  • 村上 (三船敏郎)

    • “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迷路的狗。” (村上对自己迷茫状态的描述)

    • “如果我没有成为警察,我可能也会变成他那样。” (村上对罪犯的同情与反思)

  • 佐藤 (志村乔)

    • “别担心,这种事情(丢失手枪)发生过很多次了。” (佐藤对村上的安慰,体现老练)


📌 观影指南

  • 对剧情片、犯罪片、惊悚片、日本电影、黑泽明导演作品、三船敏郎作品、战后题材、社会现实题材、心理分析有兴趣的观众。

  • 对黑泽明导演风格有兴趣的影迷。

  • 三船敏郎、志村乔精湛对手戏有兴趣的观众。

  • 喜欢节奏缓慢、画面写实、情节引人深思且充满社会批判的电影。

  • 寻求一部能够带来心理冲击、感受人性挣扎、且充满时代印记的电影。


⭐ 电影综合评分

  • IMDb 评分: 8.1/10 (基于3.6万+用户评分),显示该片在全球影迷中获得了极高评价,被认为是黑泽明早期的杰作。

  • 豆瓣评分: 8.6/10 (基于7.8万+用户评价),在华语观众中获得了极高评价,口碑极佳,被誉为“一部深刻的战后警匪片”。

  • 烂番茄评分: 95% (基于20位专业评分),专业影评人高度赞扬,认为其“紧张、引人入胜,是黑泽明早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”。观众评分 93%,表明该片在普通观众中获得了极高认可度。


🌟 结语

《野良犬》是夏日东京的迷失与追寻,刑警对罪犯的身份认同与挣扎,一部关于战后创伤、社会现实与人性边缘的犯罪惊悚片,黑泽明用122分钟将三船敏郎的焦虑与志村乔的沉稳熔铸成1949年的日本佳作。影片以追踪与迷失、与老刑警的搭档、身份认同的困境、罪犯的心理刻画、人性的边缘、以及最终酷热与压抑,撑起了这部“战后创伤”的社会寓言。它以充满力量的镜头点燃银幕,成为电影史中一抹独特且令人魂牵梦萦的光芒。

“当一名年轻刑警在酷热的战后东京街头,追寻被盗手枪的踪迹,却在过程中逐渐与罪犯产生一种复杂的身份认同,并反思人性的堕落与救赎时,你是否敢于,走进这个充满高度写实、心理剖析与社会批判的电影世界,去感受那份关于战后创伤、社会现实与人性边缘,最令人心潮澎湃也最令人深思反省的电影?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