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之歌 / The Song of Names (2019)

🎬 影片信息

  • 导演:弗朗索瓦·吉拉德(François Girard)
  • 编剧:杰弗里·凯恩(Jeffrey Caine),基于诺曼·莱布雷希特(Norman Lebrecht)同名小说
  • 主演:蒂姆·罗斯(Tim Roth,饰 马丁·西蒙兹/Martin Simmonds)、克里夫·欧文(Clive Owen,饰 多维·伊莱亚斯/Dovidl Eliash)、凯瑟琳·麦克科马克(Catherine McCormack,饰 海伦/Helen Simmonds)、乔纳·豪尔-金(Jonah Hauer-King,饰 年轻多维/Young Dovidl)、盖瑞斯·皮尔斯(Gerran Howell,饰 年轻马丁/Young Martin)、埃迪·伊扎德(Eddie Izzard,饰 电台主持人/Radio Presenter)、索尔·鲁宾内克(Saul Rubinek,饰 费恩曼/Feinman)、玛琳·阿克曼(Marin Ackerman,饰 安娜/Anna)、斯坦利·汤森(Stanley Townsend,饰 吉尔伯特/Gilbert)、艾米·斯洛安(Amy Sloan,饰 伊妮德/Enid Simmonds)、朱利安·沃德姆(Julian Wadham,饰 阿巴斯·帕特里奇/Arbuthnot Partridge)、马克斯·麦克米伦(Max Macmillan,饰 彼得/Peter)、马格努斯·克雷佩(Magnus Krepper,饰 拉扎尔/Lazar)
  • 片长:113分钟
  • 上映日期:2019年9月8日(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),2019年12月25日(美国有限上映)
  • 制片国家/地区:加拿大 / 匈牙利
  • 类型:剧情 / 历史 / 音乐
  • 语言:英语
  • 别名:《The Song of Names》(英文)、《名字之歌》(大陆)、《名字的歌》(香港、台湾)、《Le Chant des noms》(法语)、《La canción de los nombres olvidados》(西班牙语)、《ネームズ・ソング』(日語)
  • IMDb:tt1657517,6.5/10(基于5,800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7月13日)
  • 豆瓣评分:7.0/10(基于7,500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7月13日)
  • 烂番茄评分:70%(基于90篇评论,平均6.3/10,截至2024年),观众爆米花指数74%
  • 票房:全球约110万美元(2019年),预算约800万美元(估算)
  • 主要奖项:2020年加拿大电影电视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

🔗 代码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

🔗 友链
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相关内容)


📝 剧情概述:音乐中的失踪与救赎

《名字之歌》(The Song of Names)是2019年加拿大/匈牙利剧情片,由弗朗索瓦·吉拉德执导,改编自诺曼·莱布雷希特的小说,讲述二战时期两位少年因音乐结缘,却因失踪与大屠杀阴影分离,多年后重寻真相的故事,融合剧情、历史与音乐,展现友情、创伤与救赎的碰撞。

  • 1939年,波兰犹太天才小提琴家多维·伊莱亚斯(年轻时由乔纳·豪尔-金 饰,长大后由克里夫·欧文 饰)被送至伦敦避难,寄养在马丁·西蒙兹(年轻时由盖瑞斯·皮尔斯 饰,长大后由蒂姆·罗斯 饰)家中。两人因音乐结下深厚友情,多维的天赋震惊众人。1951年,多维在重要音乐会前神秘失踪,马丁的父亲为他担保的债务破产,马丁(蒂姆·罗斯 饰)深受打击。三十年后,1980年代的马丁踏上全球追寻多维的旅程,线索指向多维可能因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而选择逃避。他在波兰、纽约等地追查,揭开多维的过去与犹太传统“名字之歌”(纪念死者的仪式曲)的联系。最终,马丁在伦敦一场音乐会中找到多维,面对真相与和解。影片以二战伦敦与战后波兰为背景,探索“记忆如何在音乐中延续”。
  • 吉拉德以抒情节奏与历史厚重感, 谱写“名字之歌的记忆挽歌”, 融合音乐感染力与创伤叙事,展现友情、牺牲与和解的交织。 影片致敬《辛德勒的名单》(Schindler’s List)的历史沉重,融入《钢琴家》(The Pianist)的音乐救赎。

🎥 吉拉德的影像炼金术

  • 战时的沉重质感
    • 在布达佩斯与伦敦取景,结合历史档案, **皮埃尔·吉尔(Pierre Gill)的摄影与雷切尔·波特曼(Rachel Portman)**的配乐, 搭配二战伦敦的阴郁街道、波兰的废墟与音乐厅的光影,营造“哀伤而诗意的氛围”。
    • 视觉:多维的小提琴独奏、马丁的跨国追寻与大屠杀闪回,凸显音乐与创伤的张力。
  • 剧情的救赎张力
    • 马丁的追寻与多维的隐秘, 展现“音乐如何承载记忆与伤痛”。
    • 音乐会重逢与名字之歌的演绎,掀起感伤与和解的波澜。
  • 叙事的2010年代风味
    • 融合历史剧情与音乐传记, 呼应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(Bohemian Rhapsody)的音乐情感与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(The Grand Budapest Hotel)的时代质感。
    • 观众批评“节奏缓慢,情绪过于沉重”。

🎭 演员光谱:记忆与音乐的碰撞

  • 蒂姆·罗斯的马丁
    • 以内敛而执着的表演, 塑造“为友情追寻半生的挚友”, 被《The Hollywood Reporter》称“罗斯的细腻演技撑起全片”。 X网友称“蒂姆·罗斯的眼神满是故事,太动人”。
  • 克里夫·欧文的多维
    • 以深沉而神秘的演技, 刻画“背负创伤的天才音乐家”, 获观众称“欧文的琴声和沉默让人心碎”。
  • 群像的点缀
    • 乔纳·豪尔-金(年轻多维):天才少年,增添青春张力。
    • 凯瑟琳·麦克科马克(海伦):温柔妻子,催化家庭火花。
    • 索尔·鲁宾内克(费恩曼):音乐经纪人,点燃剧情光芒。

🎞 幕后彩蛋:隐藏的细节与未解之谜

  • 小说的音乐改编
    • 改编自莱布雷希特的小说,融入犹太传统“名字之歌”仪式; 片名“The Song of Names”象征纪念与失落的音乐隐喻。
    • 多维的琴声由真实小提琴家雷·陈(Ray Chen)录制,增添真实感。
  • 制作中的趣闻
    • 2018年在布达佩斯、伦敦与蒙特利尔拍摄,耗时约10周,预算约800万美元; 吉拉德为重现二战场景,查阅大量大屠杀档案。
    • 2019年9月8日多伦多电影节首映,票房约110万美元,小众佳作。
  • 文化影响
    • 引发对大屠杀记忆与音乐疗愈的讨论,获历史片迷与音乐爱好者关注; IMDb 6.5,豆瓣7.0,烂番茄70%,《Variety》称“吉拉德的音乐与历史叙事感人至深”; X帖子称“多维的琴声太美,马丁的追寻泪目”, 吉拉德称“想拍一部关于音乐与记忆的挽歌”。

🔥 争议与启示:记忆与和解的交响

  • 叙事风格的争议
    • 观众批评“剧情节奏拖沓,情感铺垫过长”; 粉丝辩护“罗斯与欧文的表演与音乐场景令人动容”。
    • 《The Guardian》:“影片音乐与情感深刻,但叙事稍显平淡。”
  • 救赎主题的刻画
    • 多维的琴声与马丁的追寻被赞“为历史片注入音乐灵魂”。
  • 社会与人性的隐喻
    • 大屠杀创伤与音乐纪念的对比, 映射2010年代对历史记忆与人性修复的思考。

💬 经典台词:音乐与记忆的注解

  • “名字是记忆,音乐是灵魂。” — 多维的独白,奠定情感基调。
  • “我找了你三十年,只为一句答案。” — 马丁的质问,点燃友情火花。
  • “有些伤痛只能用音乐诉说。” — 未入正片的旁白,呼应主题。
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走进这片“记忆挽歌”?

  • 历史剧情爱好者:沉浸于二战背景与大屠杀的沉重记忆。
  • 音乐电影粉丝:感受小提琴与“名字之歌”的情感冲击。
  • 传记片追随者:体会马丁与多维的友情与救赎。
  • 追求快节奏的观众:需适应113分钟的抒情叙事与沉重情绪(MPAA评级PG-13,含历史暴力)。

⭐ 电影综合评分:音乐的深情回响

  • 专业评价:IMDb 6.5,豆瓣7.0,烂番茄70%,《Variety》称“罗斯与欧文的化学反应令人难忘”;《Slate》批“节奏缓慢,非历史迷难共鸣”。
  • 观众反馈:Letterboxd 3.5/5,粉丝称“琴声与故事太感人,泪流满面”,普通观众批“剧情平淡,结尾稍显套路”。
  • 票房:全球约110万美元,小众剧情片佳绩。

🌟 结语

《名字之歌》是一场音乐与记忆的挽歌交响,弗朗索瓦·吉拉德用113分钟将二战创伤与友情追寻熔铸为2019年的剧情佳作。蒂姆·罗斯与克里夫·欧文的深情演绎,二战伦敦与音乐厅的诗意画面,撑起了这部“名字之歌的记忆挽歌”。它以历史与音乐为背景,映照创伤与和解的碰撞,为历史片迷与音乐爱好者留下深刻而感动的记忆。

“有些伤痛只能用音乐诉说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