🎬 影片信息
- 导演:塞缪尔·阿姆斯特朗(Samuel Armstrong)、诺曼·弗格森(Norman Ferguson)等(共7位导演,迪士尼团队)
- 编剧:乔·格兰特(Joe Grant)、迪克·休默(Dick Huemer,基于海伦·阿伯森与哈罗德·珀尔的故事)
- 主演:斯特林·霍洛威(Sterling Holloway 饰 鹳先生,配音)、爱德华·布罗菲(Edward Brophy 饰 蒂莫西老鼠,配音)、维尔娜·费尔顿(Verna Felton 饰 大象夫人,配音)、赫尔曼·宾(Herman Bing 饰 马戏团长,配音)
- 片长:64分钟
- 上映日期:1941年10月23日(美国)
- 制片国家:美国
- 类型:动画 / 家庭 / 奇幻 / 音乐
- 别名:小飛象 (台湾) / 小飛象 (香港) / Dumbo (英文)
- IMDb:tt0033563,7.2/10(基于145千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3月15日)
- 烂番茄评分:98%(专业评分)、70%(观众评分)
🔗 代码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🔗 友链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迪士尼档案或其他资源链接)
📝 剧情概述:小象的飞翔奇迹
小飞象(无配音角色),一只因大耳朵被嘲笑的幼象,由鹳先生(斯特林·霍洛威 配音)送至马戏团大象夫人(维尔娜·费尔顿 配音)。在马戏团长(赫尔曼·宾 配音)的压榨下,小飞象沦为小丑表演的笑柄,母亲因保护他被囚禁。孤独的小飞象结识老鼠蒂莫西(爱德华·布罗菲 配音),后者鼓励他将大耳朵化为飞行天赋。一根“魔法羽毛”点燃小飞象的信心,他在醉酒幻境后一飞冲天,震惊马戏团,成为明星。这部迪士尼经典动画,以温馨故事与手绘美学,讲述接纳自我与亲情的力量,改编自海伦·阿伯森的同名绘本。
🎥 迪士尼的奇幻动画镜头
- 马戏团的复古呈现
- 以彩色帐篷与乡村火车,营造童真欢乐与小象孤立的对比
- 明亮手绘风格与流畅动画,注入40年代迪士尼的梦幻质感
- 成长与飞翔的动态演绎
- 通过小飞象的跌倒与飞行训练,展现奇幻与家庭交织
- 弗兰克·丘吉尔的经典配乐,点燃情感张力
- 接纳与勇气的隐晦表达
- 镜头在马戏表演与母子重逢间切换
- 迪士尼用童话笔触,探索自卑与爱的救赎
🎭 演员光谱:温馨与活泼的交响
- 爱德华·布罗菲的机智蒂莫西
- 布罗菲为蒂莫西注入幽默与忠诚,完美诠释小飞象的引路人
- 他的配音在鼓励与冒险戏中,成为影片的活力支点
- 维尔娜·费尔顿的慈爱大象夫人
- 费尔顿赋予大象夫人母性与威严,点燃亲情火花
- 她的嗓音为剧情注入情感深度
- 配角群像的火力支援
- 斯特林·霍洛威(鹳先生)以轻快助阵开场奇趣
- 赫尔曼·宾(团长)用夸张铺垫反派压力
- 合唱团(乌鸦)以爵士增添醉酒幻境的怪趣
🎞 幕后彩蛋:迪士尼的战时奇迹
- 灵感与风格的简约
- 改编1940年绘本《Dumbo》,因迪士尼罢工与二战预算限制,简化《幻想曲》的奢华风格
- “粉红大象”幻境致敬超现实主义,影响《爱丽丝梦游仙境》
- 1941年的影坛经典
- 全球票房约130万美元,助迪士尼渡过财务危机
- 获奥斯卡最佳配乐,入选美国国家电影名录
- 拍摄中的细节设计
- 佛罗里达与加州工作室手绘,耗时18个月
- “Baby Mine”母子戏灵感源自真实大象行为
🔥 争议与启示:温情与时代的较量
- 种族刻画的争议
- 部分观众批评乌鸦角色带有种族刻板印象,引发现代重评
- 影评指出马戏团虐待动物的描写过于轻描淡写
- 故事与音乐的赞誉
- 支持者称赞“Baby Mine”的催泪力量与小飞象的纯真魅力
- 《纽约时报》称其“迪士尼最动人的童话”
- 接纳与勇气的隐喻
- 小飞象的飞翔,映射个体在嘲笑与困境中的自我超越
💬 经典台词:亲情与信念的注解
- “你的大耳朵不是缺陷,是翅膀!”
——蒂莫西的鼓励,点燃自信光芒。 - “我的宝贝,妈妈永远在你身边。”
——大象夫人的低语,诉说母爱永恒。 - “飞吧,小飞象,世界会记住你!”
——乌鸦的欢呼,揭示奇迹降临。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见证这场飞翔奇迹?
- 迪士尼粉丝:沉浸40年代经典动画的温馨与手绘美学。
- 家庭观众:共鸣适合全年龄的接纳与亲情故事。
- 动画史爱好者:欣赏迪士尼战时简约风格的永恒魅力。
- 敏感于刻板印象的观众:可能需注意乌鸦角色的争议。
⭐ 电影综合评分:马戏团的童话传奇
- 专业评价:烂番茄 98%,称其“简约而动人的杰作”。
- 观众反馈:IMDb 7.2,音乐与情感获赞。
- 票房表现:全球收入约130万美元,迪士尼经典。
🌟 结语
《小飞象》是一场融合动画、家庭与奇幻的童话奇迹,迪士尼团队用64分钟将小飞象的飞翔之旅搬上银幕。爱德华·布罗菲与维尔娜·费尔顿的机智与慈爱,搭配马戏团的梦幻光影与亲情哲思,让这部影片成为40年代动画的永恒瑰宝。从大耳朵的嘲笑到天空的翱翔,它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对勇气与爱的深刻注脚。
“耳朵如翼,飞向奇迹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