🎬 影片信息
- 导演:斯坦利·库布里克(Stanley Kubrick)
- 编剧:斯坦利·库布里克(改编自威廉·萨克雷小说《巴里·林登的命运》)
- 主演:瑞安·奥尼尔(饰 雷德蒙德·巴里/巴里·林登,Ryan O’Neal)、马里莎·贝伦森(饰 林登夫人,Marisa Berenson)、帕特里克·马基(饰 布林登爵士,Patrick Magee)、哈迪·克鲁格(饰 波茨多夫上尉,Hardy Krüger)、史蒂文·伯克夫(饰 托尔勋爵,Steven Berkoff)、盖伊·汉密尔顿(饰 乔治,Guy Hamilton)、玛丽·基恩(饰 巴里的母亲,Marie Kean)、戴安娜·科纳(饰 莱辛巴赫伯爵夫人,Diana Körner)、默里·梅尔文(饰 雷弗伦德·朗特,Murray Melvin)、伦纳德·罗西特(饰 杜林船长,Leonard Rossiter)
- 片长:185分钟
- 上映日期:1975年12月18日(英国),1976年2月26日(美国)
- 制片国家/地区:英国 / 美国
- 类型:剧情 / 历史 / 战争 / 冒险
- 别名:香港:《巴里林登》 台灣:《巴里林登》 英文:Barry Lyndon
- IMDb:tt0072684,8.1/10(基于188千+用户评分)
- 烂番茄评分:91%(基于67位专业评分),93%(观众评分)
🔗 代码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🔗 友链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烂番茄或其他资源链接)
📝 剧情概述:18世纪的野心与陨落
《巴里·林登》(Barry Lyndon)是斯坦利·库布里克执导的历史剧情片,改编自威廉·萨克雷的小说,讲述一个爱尔兰青年在18世纪欧洲的野心崛起与悲剧陨落。雷德蒙德·巴里(瑞安·奥尼尔 饰),一个出身卑微的爱尔兰乡绅子弟,因情场失意与决斗丑闻被迫逃离家乡。他在七年战争中辗转英军与普鲁士军队,结识波茨多夫上尉(哈迪·克鲁格 饰)并沦为间谍。战后,巴里化名巴里·林登,凭借赌术与魅力混迹欧洲贵族圈,娶富有的林登夫人(马里莎·贝伦森 饰),跻身上流社会。然而,他的暴发户本性与继子布林登爵士(帕特里克·马基 饰)的敌意引发家庭裂痕,财富与地位逐渐崩塌。影片在爱尔兰的乡间庄园、欧洲的宫廷与战场废墟间切换,融合冒险、讽刺与悲剧叙事。这是一场“野心与命运交织的18世纪寓言”,以巴里的起伏人生为主线,展现库布里克对人性贪婪与社会阶层的冷峻剖析。
🎥 库布里克的视觉炼金术
- 18世纪的油画感
- 以爱尔兰的绿色田野、英格兰的庄严庄园与欧洲的华丽宫廷为背景,约翰·奥尔科特的烛光摄影与伦纳德·罗森曼的巴洛克配乐(改编亨德尔、莫扎特)交织,营造“古典与冷漠交融的氛围”。长镜头凸显巴里的狡黠与林登夫人的孤寂。
- 英格兰、爱尔兰、德国实景拍摄,复刻18世纪欧洲风貌。
- 视觉设计的艺术奇观
- 烛光晚宴与决斗的低光摄影,“唯美与肃杀并存”,展现库布里克的《2001太空漫游》式精准调度,致敬威廉·霍加斯与托马斯·庚斯博罗的油画美学。
- 庄园决斗与巴里的流放成为全片高潮。
- 叙事的缓慢推进
- 以巴里的冒险与婚姻为主线,剧情与历史交织,185分钟节奏沉稳但叙事疏离。
- 部分观众批评“节奏过慢,情感连接不足”。
🎭 演员光谱:狡黠与高贵的碰撞
- 瑞安·奥尼尔的野心巴里
- 奥尼尔(饰 巴里)将角色演成“狡猾与天真并存的冒险家”,以克制表演点燃银幕,获197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。
- 他的赌桌伪装戏机敏动人。
- 马里莎·贝伦森的孤寂林登夫人
- 贝伦森(饰 林登夫人)带来“优雅与脆弱并存的贵族”,为悲剧线注入哀婉张力。
- 她的烛光独坐戏令人心碎。
- 帕特里克·马基的愤怒布林登
- 马基(饰 布林登)演绎“傲慢与仇恨并存的继子”,为冲突线增添激烈火花。
- 他的决斗对峙戏紧张抓心。
- 配角群像的18世纪点缀
- 哈迪·克鲁格(饰 波茨多夫):冷峻军官,贡献战争桥段。
- 玛丽·基恩(饰 巴里的母亲):坚韧母亲,强化亲情弧光。
- 默里·梅尔文(饰 雷弗伦德):滑稽牧师,增添讽刺深度。
🎞 幕后彩蛋:隐藏的细节与未解之谜
- 真实灵感来源
- 改编自1844年萨克雷小说,灵感源自18世纪欧洲的冒险家与社会攀爬,融合《闪灵》的心理深度。耗资约1100万美元,1975年票房平平。
- 未竟的续篇设想
- 全球票房约2000万美元,预算1100万美元,票房未达预期,无续集计划。
- 拍摄中的艺术花絮
- 1973-1974年爱尔兰、英格兰、德国拍摄,预算1100万美元;库布里克用NASA镜头(f/0.7)拍摄烛光戏;庄园场景耗资200万;奥尼尔为戏学习击剑与骑术;因预算限制,删减巴里的童年戏。
🔥 争议与启示:美学与疏离的较量
- 节奏与情感的争议
- 部分影评人批评“影片过于冷峻,观众难以共情巴里”,如《纽约时报》称“视觉杰作,情感空洞”。部分观众认为185分钟“冗长乏味”。
- 支持者称“库布里克的摄影与奥尼尔的表演让影片成为1975年艺术巅峰”,获奥斯卡最佳摄影、最佳艺术指导等四项大奖。
- 文化影响的辩护
- 重塑历史剧情片,启发《乱世佳人》的复古热潮,成库布里克美学巅峰。
- 野心与虚荣的隐喻
- 巴里的崛起与陨落折射人性在阶层与命运中的徒劳挣扎。
💬 经典台词:命运与讽刺的注解
- “命运并非偶然,而是选择。”
- 旁白的开场,奠定讽刺基调。
- “我从不后悔,因为后悔无用。”
- 巴里的自白,点燃野心火花。
- “人皆平等,墓中无贵贱。”
- 旁白的结语,呼应悲剧主题。
📌 观影指南
- 历史片爱好者:沉浸于18世纪的油画美学与烛光摄影的视觉盛宴。
- 库布里克粉丝:感受导演的精准调度与对人性的冷峻剖析,接受缓慢节奏。
- 剧情片关注者:欣赏巴里的冒险与林登夫人的悲剧,聚焦视觉与讽刺。
- 对长片与疏离叙事敏感的观众:需耐心,沉浸于美学与历史细节。
⭐ 电影综合评分
- 专业评价:烂番茄91%,称“巴里·林登以库布里克的视觉天才与萨克雷的讽刺重定义历史片”。
- 观众反馈:IMDb 8.1,摄影与配乐获赞;豆瓣 8.5,美学深度受推崇;Letterboxd 4.2/5,艺术价值受好评。
- 票房表现:全球票房约2000万美元,预算1100万美元,市场表现平平。
🌟 结语
《巴里·林登》是一场历史与艺术的18世纪寓言,斯坦利·库布里克用185分钟将巴里的野心熔铸成1975年的电影经典。瑞安·奥尼尔的狡黠冒险、马里莎·贝伦森的哀婉高贵与帕特里克·马基的激烈对抗,撑起了这部“野心与命运交织的视觉史诗”。它以绝美笔触点燃银幕,成为1975年电影中的一抹不朽光芒。
“林登陨落,烛光永存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